564场报告!第四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在西安开幕

yaxin868 51 0

2023年10月23日-25日,第四届中国考古学大会(2023·西安)在陕西省西安市召开。

本届大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文物局、陕西省人民政府指导,中国考古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陕西省文物局、西安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陕西省考古学会、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安市文物局承办,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协办。

564场报告!第四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在西安开幕-第1张图片-太平洋在线下载

中国考古学大会是一个什么会?这是考古学家头脑碰撞的太平洋xg111xg111net大会,展示中国考古学的发展现状和最新成果,促进中国考古学对外开放和国际学术交流,为推动中国考古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不断完善,促进中国考古学的全面发展起到了xg111net企业邮局重要推动作用。

这次的主题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也是一次国际性考古学术盛会,邀请了来自全国各地以及德国、英国、意大利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蒙古国、俄罗斯、日本、韩国等九个国家及港台地区的八百多位考古学者,围绕会议主题,开展多种形式的精彩汇报与深入交流。

564场报告!第四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在西安开幕-第2张图片-太平洋在线下载

开幕式上,中共陕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一德,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王昌林,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日本九州大学大学院人文科学研究院宫本一夫教授分别致欢迎辞。

展开全文

开幕式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研究单位的六位考古专家,围绕近年来最新重要考古发现带来六场主题发言。

主题发言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张弛教授,吉林大学考古学院院长赵宾福教授主持,由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长孙周勇研究员带来“新发现 新收获 新成就——陕西考古构建中华文明主干脉络”;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高江涛研究员分享“探源视野下的陶寺遗址近年考古新发现”;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种建荣研究员讲述“寨沟与周原——陕西商周考古的新突破”。第二部分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纪委书记、副所长施劲松研究员,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沈睿文教授主持,由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马永嬴研究员分享“汉文帝霸陵考古收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胡兴军研究馆员讲述“新疆尉犁克亚克都克烽燧遗址考古收获”;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刘海旺研究员带来“北宋东京城州桥与汴河遗址考古发现”。

接下来的两天,考古学家将进入学术讨论。来自旧石器考古、新石器考古、夏商考古、两周考古、秦汉考古、三国至隋唐考古、宋辽金元明清考古、文化遗产保护、动物考古、植物考古、人类骨骼考古、新兴技术考古、公共考古、丝绸之路考古、环境考古、古代城市考古、水下考古、建筑考古、考古教育、宗教考古、边疆考古、考古年代学、数字考古、考古遗产、陵墓考古、长城考古、大运河考古和保护共27个专业委员会的专家学者,围绕大会主题,将进行564场报告,展示中华文明早期起源、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相关重要遗址的最新重大发现、前沿研究成果、多学科研究理论与方法等,促进中国考古学各分支领域的深入交流。

会议还将配套举办长安论坛和27场公共考古讲座。

其中,长安论坛聚焦探源工程最新进展,重点发布石峁遗址考古新发现、碳十四测年、古基因组以及文化互动等四个方面的专题研究成果。石峁遗址作为黄河流域距今4000年前,规模宏大、遗存丰富的史前都邑性城址,其文明程度已经进入早期国家阶段,不断刷新着社会各界对中国早期文明发展高度的认知,长安论坛的召开,将为石峁遗址申遗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公共考古讲座由27个专业委员会联袂推出,借助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市第八十五中学等院校及陕西省图书馆等文化场所面向社会公众开放。

此外,中国考古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陕西省文物局、西安市人民政府联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节目中心科教频道《探索·发现》栏目,策划并制作纪录片《三秦寻古——陕西近年考古大发现》,分两集,于22、23日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科教频道(CCTV-10)《探索·发现》栏目播出,首播时间为当日21:31,重播时间为次日00:05、08:01、15:39。

“转载请注明出处”

标签: 考古学 西安 第四届 中国 开幕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